学科计划 |
(1)契合政策要求 《健康中国2030纲要》:实施慢性病的综合防控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:重点研究肿瘤等重大疾病规范化、个性化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与方案; 湖南“十三五”卫生健康规划:实施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控战略,促进健康湖南建设; 湖南“十三五”科技创新规划:针对肿瘤、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,开展防诊治的精准化研究,构建重大疾病的检测、诊断与治疗的研发体系及新药创制研发平台。 (2)契合学科发展要求需要 学科融合和发展:涉及基础医学、基因工程、抗体技术、药学、临床医学、材料科学等学科交叉,促进学科发展; 湖南本领域现状:无重点实验室布局、抗体药物研究几乎为空白; 重点实验室的建立:新药创制的重要路径,填补我省在新型抗体药物与智能药物运输系统研究领域的空白,推动我省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,符合“双一流”建设的发展要求。 (3)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肿瘤的发生:肿瘤发病人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%-5%,到2020年,预计全球恶性肿瘤新发2000万例,病死1200万例。在我国,每年报告新发肿瘤病例约350万例,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,在所有疾病中,其死亡率列第二位,占居民病死总数的21%-25%; 肿瘤的治疗: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免疫、基因、联合等疗法; 肿瘤的诊断: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措施,早期难发现; 肿瘤药物治疗的现状:药物治疗是中晚期肿瘤治疗的主要措施,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、病人难以耐受,多药耐药普遍、疗效不佳。寻找高效、低毒副作用、个体化精准靶向治疗“智能药物”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。 (4)抗体药物 抗体是高效安全的个体化精准治疗药物:抗体靶向精准、特异性高、细胞毒效应高,是全球药物研发的热点。国外上市抗体药物109个,国内已上市22个,其中进口12个,国内10个(4个是鼠源性的,基本没有销售,4个是融合蛋白,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体药物,2个抗体药物); 药物靶点:25000-30000个基因,编码5000-7000个蛋白,目前所有已知的药物靶点几百个,获批抗体药物的靶点近26个,这些靶点都集中在细胞表面蛋白或可溶性蛋白,细胞内靶点的还没有抗体药物治疗,发展空间巨大; 抗体药物的发展方向:开发抗体新靶点和新适应证,研究和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抗体分子及抗体组合疗法,寻找生物标记指导对病人的有效治疗。 (5)智能药物运输系统 药物运输系统:改变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、在体内的分布、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、药物输送到靶向器官的体系,其中药物载体材料尤为重要; 主要特点:体内转运稳定、响应肿瘤靶组织微环境刺激自主活化(智能化),有效控制荷载药物转运部位(靶向定位)和释放速度; 发展方向:如何实现智能药物运输载体与荷载药物对微环境响应的协同性,消除机体生理屏障对荷载药物运输的阻抑,降低组织巨噬细胞的吞噬降解、减少血浆蛋白的吸附,实现荷载药物的高效靶向运输。
|